顯示具有 交杯咖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交杯咖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20140624 三角宇宙的療癒筆記。

// 正在學習的技能是創意的工作、創意管理的高度、技術語言與機制
// 我在成就別人,但兒孫自有兒孫福,無需擔心
// 你想開拓,但在舊戰場會努力但辛苦,儘量外拓吧。 會是辛苦,但我不感覺辛苦啊。
// 沒有人會永遠一起。
// Just do it.
// 放開一切吧,不要去學習,就去放空,把自己這十年都掏空出來吧。去過生活,去懂dolce far niente
// 但你無法閒超過三個月。
// 你是叛逆的,越說不看好你越要去做。
// Let go and surrender,對於不是你的。
// 機會是大好時機。請去做吧。
// 你不可能是全才,不要過度勉強自己,做自己能做的吧。
// 長大固定後,不會變的友情真好。
// 你,前世今生的你,都是這偉大浩瀚宇宙中的一部份,但不是平行時空。
// 與指導靈對談吧。請天使保護你。


///// 謝謝療癒的人們。 /////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第24杯: picnic cafe

前情提要:
好久沒有寫blog了,交杯咖啡也整個很怠惰,雖然有喝咖啡的習慣,但去年那種每週去喝,去拜訪,去邀約,星期天晚上加班寫文章的熱情消逝了。可能那中間我把星期天晚上的時間給了別人,而節奏消失了,要找回就好難。


言歸正傳,picnic cafe が。。。

當時我剛離開J家不久,面試我近入J家的老闆樂姊有日找我吃飯喝咖啡,地點就交給樂姊去選擇。樂姊算是早年的文藝青年,家住在牿嶺街附近,對師大台大一帶算是地頭蛇,我記得當日他給選了溫州街一帶我去過但不慎喜的波黑米亞,以及有點意思的路上撿到一隻貓,最後決定到picnic cafe。



在溫州街都是住宅區的巷子裡,白色的picnic cafe就像是美國鄉下的鄉村小屋被龍捲風吹到這裡來一般,有著開放庭院以及小屋簷下的室內開窗陽台區,在門口迎接我們的果然就是操著歐洲口音,英文第二外語的歪國人。


我們如願以償被引領到室內的開窗陽台區,得以坐在窗邊,看著窗外雖然不怎樣的住宅區街景,享受一種cottage house的情調。白色的小屋,可愛的窗欞,對外看到可愛的picnic手寫招牌,小巧可愛的花,伴隨著陽台區內坐落可愛小巧的椅子們,一種很鄉村的風情讓人舒緩。


一樣讓人舒緩溫暖的是可愛的手感menu,(還特地廣告介紹了店內展示的杯子來處)。真喜歡簡介裡說得365 picnic的精神。 簡單的菜單中輕食是少見但相當味字慢感覺的鹹派,我與樂姊各點了一種口味。另外初冷的冬夜裡,為了怕等等一個人醒著寂寞,我跟樂姊個別點了不同風味的印度奶茶與一般奶茶。奶茶的杯子與壺各不同,樂姊的壺特別像個可愛的Gnome小童,有著尖尖的帽子。 我的奶茶雖然壺與杯子遜色了,但茶香與奶味卻相當的迷人好喝。



與樂姊閒談新工作短短的感想,聽聽樂姊講新工作的各種傳奇,我期待的鹹派來了。鹹派很妙,是軟軟泥泥的滑嫩口感,好像把蛋跟麵粉打碎了烤了還半熟的時候遞出來,有點像是半熟蛋那樣的妙滋味。裡面不管有沒有肉,香料與香菇等小細碎料撲的滿滿,加上烤後香氣悶在派中,雖然簡單說是有加料鹹cheese cake,不過要是真的那樣說又太失禮。這番鹹鹹好吃但有沒有肉的滋味,加上香濃的奶茶,讓我直呼一定要帶肉王阿好來吃吃看。 (並且逼他把旁邊的沙拉也吃完)。

聊天,聊天,聊天,就這樣一直聊下去。身為樂姊晚輩的我,卻常被他當成講心事,討論找解決方案的對象。這種感覺真的很微妙,尤其在離開之後。 聊天一直下去(其實還幫樂姊算了塔羅牌,不知道現在看來準不準?!),又到了店裡打烊的時候。 在付錢時候拍了幾張店內沒有人的照片,店內感覺也是溫馨的像客廳一樣。讓人不經有想要在這裡躺下聊整夜的衝動。

但最後最後,還是在外面看著這間小白屋,對著picnic招牌揮揮手說再見。
而樂姊不久之後也到上海去工作,成了阿琪的咖友,現在回頭看這一切,只能嘆嘆C'est la vie!


Picnic 野餐咖啡
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75號
02-2368-7798
Mon - Fri:1:00 pm-12:00 am
Sat - Sun:12:00 pm-12:00 am
zh-tw.facebook.com/picnicafe
登入時間: 2010/11/24 8.30pm
再訪意願:可以在那裡戳羊毛氈嗎?

* special thanks to 那個星期一會check我在不在線上決定要不要請我公司破門而入的朋友,有人關心獨居女子存亡很令人感動。謝謝你的push讓我重新更新。 我願意被你的戀戀閃光弄瞎@@

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

第23杯:眼鏡咖啡

咖啡同好Marc與我老姊305同時分享了"眼鏡めがね咖啡”,是今年剛開,小負盛名的咖啡店。打開網頁看到的是乾淨清澈的畫面,很多和風的東西。聽說這是最近火紅的「貴婦咖啡」。部落格設計的很簡潔乾淨,文字與圖像都是,而且相當用心,甚至還有時下流行,李家同不齒的facebook粉絲頁: http://meganecafe.blogspot.com/


諾居亞的客戶想要跟我小小的get-together當作是個小小的farewell, 於是就約到了這間咖啡廳。隱身在仁愛路巷內,在小公園旁,望入眼簾果然到處都是眼鏡的logo,以及手寫意味濃厚的說明文字。

一進到店裡驚覺「比照片看起來的小好多喔!」 。店分成室內區與室外區,室內區有一張大長桌,在書架跟落地窗的旁邊,很有wooloomooloo的感覺。 室外區在室內區落地窗之外,像是在狹長的走道上擺幾張桌椅,但不失謹慎,透過古老的雕花鐵窗看出去的就是那個小公園。


室內清一色都是簡單精緻的日式物品,是屬於京都的精緻感,眼睛咖啡名符其實的有一櫃透明櫃,裡面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眼鏡。有些無非就是現在假掰的文青時尚人士所推崇的圓形手工打造賽潞潞「脫線」眼鏡,其他手工精緻的杯子。另外一邊掛著一些畫與藝文資訊,大多都是我看過喜歡的,或是也有索取過的,可說又是繼「公園咖啡」後十分合我tone調的咖啡店。


菜單也是清一色手寫感的字體,除了咖啡之外也有很有日式風味的抹茶拿鐵與日式茶。另外還有很傳統的烤飯糰(鮭魚~~),連menu都細緻的ㄎㄚ好漂亮喔,凹屋。 飲品送來前,我滿心希望能用到網頁上看到那個我很喜歡的水滴咖啡杯,沒想到夢想成真(其實應該是點拿鐵咖啡類都會用那個杯子吧,笑)。我點的焦糖拿寫咖啡的味道還蠻「台北拿鐵」的味道,想想下次應該要點比較有日式風味的抹茶拿鐵才是。


坐在店內,我那喜歡坐外面的怪癖好又上心頭,暗暗打算下次要來這裡,最好是戴著眼鏡來,坐在外面,吃著飯糰,呵著抹茶拿鐵咖啡。或是坐在大長桌上,一個人跟其他陌生人一起share這張大桌,我喝我的咖啡看我的書,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只要不要戀愛揪嘴就好了。

眼鏡咖啡
台北市四維路52巷6號
02 2708 4686
Opens: 12 : 00 - 22 : 00 定休日︱週二
http://meganecafe.blogspot.com/
登入時間: 2010/11/13 3.00pm
再訪意願:要戴眼鏡來假掰一下!

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第22杯:Royal Garden Cafe

2010年11月我與蔣潔來到熱鬧的Tokyo Designer's Week,在御苑前看到了氣氛很好的咖啡店,可惜來去匆匆並沒有在此停留。2010年11月我隻身來到Tokyo Designer's Week,看到這間咖啡店依舊著迷,看完展覽後也沒有目的,在與k-ta, Airi, momo見面之前便到在這裡享受一下自己的時光。


選擇坐在戶外,冬天喝咖啡的時候我偏好戶外的座位,在不知是什麼的樹下,我決定好好treat這個下午。雖然說蔣潔總是沒有方向感~說左便是右的那個,但今年沒有了蔣潔,剛剛卻在千代田線的出口迷了路,靠著上課時的日文走了15分才到會場的我,實在需要片刻咖啡時光來安慰疲勞。 東京的甜點相當有名,去年來此在『小樽咖啡』嚐到了令人驚艷的戚風蛋糕,日式甜點的用心在於他們龜毛與細心講究吧,也難怪手沖咖啡特別有細緻的口感與香味。 於是便點了紅茶戚風蛋糕(這種日本特有的口味)以及手沖熱咖啡一杯。

在這樣的樹下,這樣的氛圍,在紛擾熱鬧的表参道與青山道り中安靜存在著的御苑前,身為旅人但又對東京如此熟悉的我,閱讀著此行帶來的理想的下午。現在的moment宛如書名一般,相當理想。 端來的咖啡香氣濃郁,是標準的日式手沖咖啡,但要說相當好喝卻還不及,純然100%就是印象中的日式手沖咖啡口感,相當適合這樣一個平靜不突出的下午,適合想要找尋平淡的我。

蛋糕的話就真的是相當的華麗了,就像所有和洋食一樣細緻,好吃,卻又感受到綿密後面的日式手感。這塊日本人特愛的,在日本常見(也才有的)紅茶戚風蛋糕配上打得細,”不會太甜“的鮮奶油以及新鮮水果,充分反應了我對日式戚風蛋糕的印象。雖然還是比不上上次『小樽咖啡』的驚艷,但華麗程度略勝。

接下來的時光,我被當成觀光客般被來往的Tokyo Designer's Week的人指指點點,一邊又讀著叨叨絮絮,對哪裡都喜歡,去也都不滿意的舒國治理想的下午。眾多旅程癮我入勝,由其他提到他喜歡Portland讓我相當欣賞,但在他的叨叨絮絮中,我不免還是小小偷偷地翻了幾個白眼。話雖如此,一個人在秋天東京的安靜區塊裡,讀書,喝杯咖啡,吃蛋糕獨享隱身在世界上最熱鬧地方的影子裡,也無非是個相當合格的理想下午了。

小驚喜:離開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到的屋內付錢才發現裡面有賣各種意想不到口味的果醬:奇異果、焦糖香蕉等。出門的時候天已經黑了,總是提早過聖誕節的東京,咖啡店外面也掛起了燈飾,溫暖地燃燒著。

Royal Garden Cafe
東京都港區北青山2-1-9 (神宮御苑前入口前)
Opens daily, 11-11
登入時間:2010/11/1 下午3點
再訪意願:必ず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第21杯:Rufous 咖啡

最近有點快要做到瓶頸,好在上次跟兆賢喝普羅,大大交換了兩個世代(真是失禮)的咖啡經。經他介紹來到這間有自烘培豆的咖啡廳。

最近很妙的是,喝義式濃縮Latte等好像喝到一個瓶頸了,忽然開始轉往單品這條路,而Rufous感覺就是單品比較知名的店家。(因為自己有烘培豆的關係)。 這次的特別來賓是遠自宜蘭誠品的文青網友,因為他的來訪,才能讓我在週間的時候,享受人生,並且意外地渡過一個理想的夜晚。而這傢伙在我入門的時候,正讀著『理想的下午』,喝著他看來很厲害的單品哥倫比亞。

因為第一次來,跟觀光客一樣點了招牌的Rufous blend,感覺就像是house signature一樣。 來的時後是杯手沖好裝在咖啡杯裡的黑咖啡,有別於其他人裝在小壺裡的一杯黑咖啡。 老闆單眼皮,高高白白的,一副很性格的模樣。 背後的架上有很多日本小鐵瓶的咖啡罐,我以前也會這樣收集Boss的罐子,但因為沒有要開咖啡廳都丟掉了。沒想到還真的是數大便是美,一字排開頗有氣勢。這番光景我只有在民生東路小巷內的豆工坊有看過。仔細一看,架上還有大阪好喝的緊的丸福咖啡的罐子。當初也想帶一罐回來的。 想以此跟老闆攀談,但因為老闆的單眼皮實在太冷峻了,只好默默的跟同行的文青介紹就好。



其實單品我還不太會喝。這杯Rufous對我來說就是苦苦的黑咖啡,順口不酸,香氣不特別濃烈。 重點是晚上喝了這杯咖啡後,竟然沒有過度的醒腦感,當天晚上相當好睡。 這樣應該就是好咖啡吧?! 店內的音樂從我入門一直都是有點country, 有點Tom Waits感覺的搖滾或是真的是鄉村, 其實相當不是我的胃口。 旁邊的小文青說,在我進來之前都放日本藝人爵士,到11點要打烊的時候,爵士確實又來了一下。




Rufous坐落在復興南路不是很熱鬧的住宅區內,門口很有情調的在大窗戶外擺了一排椅子供抽煙的人坐,對我來說那排椅子相當好,好似可以在冬夜端著熱熱的咖啡,想像在紐約街頭一樣,跟朋友喝咖啡聊天。很多看來是熟客的人,直接就選了坐在外面,應該會是相當理想的冬夜,若是飄起了毛毛雨,也相當的舒適。



Rufous 門口有一張像是飛鏢盤的圖示,叫做Coffee Taster's Wheel, 這次忘了拍了,先找網路的圖捕一下。 感覺就是咖啡的學問。 我要好好鑽研一下。



而除了那些之外,當天晚上十分有創造力的我,幫忙想了組裝相機的insight外,也發明拿畫圖尺版當濾鏡,又一起聊了許多相機, 音樂,電影,以及Ziv告訴我要學惜寬容(笑),真的是相當理想的夜晚。 隔天的夜晚我又想念起Rufous,星期六的夜晚,我又去了Rufous,在老位子上渡過了一個很妙的夜晚。


Rufous
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333號
登入時間: 2010年9月28 晚上9.00
再訪意願: 一直一直去



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第17-1杯 普羅咖啡

應夥伴要求的指定杯: 普羅咖啡。
說起來也很有趣,跟手映製作的製片意外聊起咖啡,雖然兩人小有代溝,他提到普羅咖啡時,我大興份的說這是我的指定題。隔幾天,在拍人體時鐘的時候,兆賢就說可以順道帶我去公司旁的普羅咖啡看看!


安身在仁愛路巷內的普羅咖啡也是那種老派的咖啡店,店內頗寬敞,佈置是古典的咖啡店的樣子,老闆與一個waiter輕鬆的在吧台旁,莫名的也有一種志不在賺錢的感覺。透明的窗與擺設,都有一種要趨近巴黎的氣氛,只是空曠了些。


看了menu上的咖啡都是清一色的都是純的義式濃縮咖啡,不只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外,也有一些看似新鮮的組合。當時因為在一緒に迷上了有檸檬皮的咖啡,便也點了有檸檬皮的freddo sicily caffe,但看到其他寫會跳舞的咖啡感覺也很誘人啊! 兆賢還介紹說這邊的brownie相當好吃,以及他就失手點了一份。

咖啡來的時後我相當意外!原來是那種沒有牛奶的單純的espresso! 但也不是全然單純,他是用espresso加入水以及一點糖,另外還撒上檸檬皮。 檸檬的香氣立刻吸引了我,這樣的咖啡喝起來有種比較爽口的清新感。 雖然加了水,但咖啡還是很香很濃,加了一點點糖抑制了一點點苦味。 我從來沒有喝過這樣的咖啡,但覺順口,好喝,咖啡香氣很夠,感覺就是本格派的咖啡,雖然是單純的espressso但也不過過酸或是過苦,但加分很多也是因為新鮮有趣吧!


嚐了一下brownie加上冰淇淋,因為對甜品的喜好度不高,所以並不是很清楚是不是相當好吃的brownie! 但真要比較的話,還是PS Tapas的brownie比較吸引我又令我難忘。

這次算是很意外的造訪了普羅咖啡,在上班的時間中大膽的偷閒一番。回去之後也沒有什麼出包或是大事。做人放開一點真不錯!

普羅義大利咖啡館
地址: 台北市仁愛路四段345巷15弄4號
登入時間:2010年8月17日4pm
再訪意願:一定會再去的本格派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不算什麼,只是養成喝咖啡的習慣


咖啡project 因為我要喝中藥所以要停擺一下,但是老鄉說只要隔兩小時就可以。為了不影響藥效,我想我還是少喝好了。雖然停擺一下,但是我還是不想終止這個習慣,因為習慣是很可怕的,就像是我翹過一堂日文課睡覺後,常常在星期六早上覺得『蹺課好好』!真是要不得。

於是今天Pin給了個提議說可以喝回鍋的咖啡,我一時還沒聽懂想說先做起來不能po是要幹嘛? 聽了第二次才懂是去喝之前去過的,但點本來想喝的沒喝的,或是點咖啡以外的喝。想想也好。週末總是該出去走走,於是今天竟然安排了跟兩週前一樣的行程,先去吃麻膳堂(那裡好多日本人以及大家都很帥),然後在去克利瑪咖啡,再去誠品。

今天特地來到克力馬,就是要吃上次沒吃到的冰淇淋加上espresso。一進來考慮就點了冰克利瑪。因為我很土沒有吃過,濃濃的咖啡(Pin說有點酸但我不特別覺得),加上不會太奶的香草冰淇淋,還蠻好吃的,一下下就吃光了。吃完才想到!我不是不能喝咖啡嗎!而且冰的也要不可。ㄜ!好吧!明天多喝一包中藥好惹!

我們兩個有長輩緣的傢伙竟然第二次來就跟老闆混熟了,今天咖啡克力馬好多人,有兩桌8人的來,比上次來多很多啊!老闆也很不解,我開完笑說,該不會是看了我的部落格吧?!(但這樣也自我感覺太良好)

今天是情人節前的週日晚上,路上人挺多的。在誠品遇到了swear不打招呼的朋友lin yvon, 又遇到之前N900 viral的導演, 再來遇到了文青couple小朱維尼高調穿著情侶裝,嘻嘻哈哈了一陣後,把購物慾消除了,難得在那裡全身而退。

最近聽到很多關於婚姻的故事,比較多都是Tim Burton路線的。 不是婆媳問題,就是外遇問題。聽完Pin說了幾個故事後,我竟然脫口而出: 那結婚事要幹嘛?不禁想到週六晚上『魚干女2』問的:『結婚對你而言是什麼?』 老實說,我也答不出來。好像只是完成了一個步驟。或是兩個人決定一直在一起,但是一般交往的時候不就是這樣?加上了雙方家庭甚或孩子等等好多複雜因素後,愛情還是愛情嗎? 我好想在這裡宣告我決定要單身了,因為害怕婚姻(這跟之前我理解的我也沒什麼不同吧)但之後還是很不爭氣的算了未來半年的感情運,以及在誠品音樂館聽到男孩兒問俏皮女孩兒『怎麼了?』的時候的心動感,知道了原來愛情,不管是激情素或是那種依靠,都會令人快樂。

好了,這一個月沒有交杯咖啡project,但還是養成週日寫週記的習慣吧!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第20杯:朵兒咖啡


今天休假。傍晚辦完事,我來到了之前大爆滿的電影場景,富錦街393號的“朵兒咖啡”。
我只能先說,她變成了一間驕傲的咖啡店。

想不清楚該怎麼說,或許我們該學會尊重別人的著作權,別老是想用相機留下一切。
但又覺得,這好像慕名來到了環球影城,卻又規定不給拍照一樣。畢竟這不是一間像是一緒に那樣別具風格的咖啡店,這是一間為了拍電影蓋成的咖啡廳。還是根本是相反的,只是我搞錯了。

總之。該看得也在電影中都看完了,是也沒什麼好拍,比較多只是“我來到現場了”的感覺而已。店裡面還有一些長得類似妹妹的服務生。說真的我是很膚淺的慕名。本想找到電影裡的氛圍跟感動,或是之前創意們在還沒紅的時候去想idea時,拍的照片裡的氛圍,但有種莫名的表面感流竄著消失了。或許表面的人是我。

唯一開心的是,我在這裡看到Elle 四月號,關於女性攝影的報導,還有倫敦一直跟我招手。 我靜靜坐著整理一下我自己,尤其經過一段不太平穩的時間與有點意外的父親節假期。 另外無聊的是,我在這裡點了"台北人最愛的咖啡- 拿鐵“。

所謂台北人最愛的咖啡: 拿鐵。咖啡味蠻濃的。坐在妹妹虎爛環遊世界故事的位子。旁邊的兩個女生一直說話卻不惱人,跟電影裡的空姐一樣有愛心。

更意外的是,scone有點好吃。 奶油打得很細。果醬跟電影內講的一樣。辣椒仔有一點點辛。送上咖啡與甜點的時候,一張衛生紙都沒給。很妙。

看了這本我一直想看有"女性攝影”的elle,店內一直放著第36個故事的原聲帶。好聽是好聽,來第一次聽很好,第二次之後不知道是怎樣的感覺。 這間店想做成很電影(很觀光),卻又骨子裡很不觀光。我迷惘了。

果然電影跟現實有差距。 C'est la vie.

朵兒咖啡 Daughter's Cafe
台北市富錦街393號
登入時間: 2010/08/09 19.00PM
再訪意願:裝潢很贊,但,有些事情適合留給想像